小時候在學寫字的時候,特別是毛筆字,長輩總會握住自己的手,一筆一畫的寫出來,如此寫出的字很漂亮。但是輪到自己寫的時候,就沒那麼順了,字體歪歪扭扭,與前次判若兩人。想要學好字,只能靠自己的苦練,長輩的指導也只能指出自己的改進之處,無法代勞。
現代的學生,大部分人學習的態度很被動,老師說一動,就跟著做一動,這還好,也有人連動都不想動。學生動了之後,似乎是下意識的行為,遵造老師的命令行事,沒有在思考。等到老師不發命令了,學生也懶得動了,更不會自主學習,如此的學生,老師看了也搖頭。於是苦口婆心勸說,要學生主動學習,將來才能有成就,就算不能光宗耀祖,但起碼比較好找工作。學生聽了,也當耳邊風,一樣是等著老師下命令,才肯有所動作。這樣的學習,如何能有效果呢?
現代人都說在修道,修道的方法如何,也沒有去細究。有人覺得每天唸經就是在修道,甚至把經典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卻沒有去細思裡面的涵義,只是跟著唸,這樣能唸出個所以然嗎?有人覺得修道就是要拜神,於是每天請示神明,今天要穿甚麼色的衣服,要吃什麼餐,要往哪個方向走,把自己當成提線木偶,要神來提線。攤上這樣的信徒,這神不累嗎?也有人拜入真神門下,該如何修道,真神也講過了,但是就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有人來盯著的時候,做得有模有樣,沒人看的時候,就攤在那裏不動了。看到這樣的門生或信徒,就算是真神,也提不起勁來教了!
千手觀音牽著大家的手,走上修道的路,但是牽手並非死死握著不放手,而是演示過了一遍之後,就放手讓人自行發揮。認真的人,自然會謹記在心,把每個流程都記清楚,就算觀音祖師不再旁,有能做得透徹。懶散的人,一旦祖師放了手,自己也跟著放手擺爛了,等到下次有求於祖師的時候,才想要在牽手。這樣的人,就算千手在前,也牽不到祖師的一隻手。畢竟值得祖師牽手的人很多,何必單戀一支不開的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