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以偏概全

眾所皆知,釋迦牟尼佛是個相對單純的修行人,他在世時不立宗、不立派,但傳至現今,佛教衍伸出了五花八門的各種派別,各個倡導自身修煉法門的「純正」源頭,而且聽起來感覺真的都很厲害,讓人躍躍欲試。宗教之所以存在,大概是因為每個人活在這世界上,無時無刻都飽受因果業障的糾纏,也飽受自己貪慾、利益和私念造成的苦果。人們為了各種事情而受苦,有形界的不順遂的人生、不健康的身體、不圓滿的家庭等,無形界的冤親債主討伐、妖魔鬼魅的干擾、地獄鬼神的刑罰等等,進而想擺脫這種不開心與無奈,於是成道和極樂世界的終極目標便成為許多人嚮往的一種境地。撇除東方最大宗的佛教來說,世界上其他琳琅滿目的宗教無非也有各自其吸引世人的特色與優點,隨著歷史的推移更同樣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理論與主張,給予眾人精神寄託。我們不可能接觸或了解這些派別法門的全貌,就如同瞎子摸象,或者說眼球效應,所見即是。說穿了,我們其實也不懂別人的法,或只略知一二而已。因為每個道場、每間宗寺等自行宣導的「秘笈」均不盡相同,我們大約只能知道每個宗教都有其可取之處與盲點,這其實就跟我們平常在生活中和各類人群接觸相處的模式如出一轍,我們不可能去了解每個人的經歷與演變。那既然我們面對宗教這一塊茫茫大海的所知有限,與其保持看到黑影就開槍、以偏概全的認知態度,不如用自己的智慧去判別哪些可以取用而哪些應該丟棄。如今我們已經走在金闕祖師指引的正道上,所謂將軍趕路,不追野兔,我們只管將自己管好,走好自己的道路。對於那些與正道相差甚遠或錯得離譜的理念,我們心知肚明、一笑置之,保持風度、給予尊重即可。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道,它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不應是在以偏概全或略知他人皮毛的知識水平下,靠主動去批判、凸顯或抨擊其他宗教的爭議之處來宣揚自己的道,但可以適時地結合當事人的信仰情況去加以提問、點出盲點與疑惑,讓人們自己去思考、比較。如此一來,就不會在論法的時候帶出一種優越感或驕傲感,讓人感覺我們的道始終針對別人的法進行嚴厲的批判與指責,這樣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一般人的排斥感。這其實是一種說話的藝術,該點到為止、剛柔並濟,該長篇大論或是打流水帳、該簡潔有力、單刀直入,這些收放自如的技巧都需要反覆思索與拿捏,既要有所保留又不失堅定、既該低調又鏗鏘有力、該內斂卻又自帶光芒。最重要的是需在表達前先設想一下目標受眾的「觀感心理」與立場,畢竟法門百變,受眾的背景也各不相同,絕對不能夠始終如一的使用千篇一律的「言詞」和「語調」去循循善誘;見機行事、與人偕行、順應變化,才是變色龍的表現。簡而言之,我們應就觀法與傳道這兩門學問去調整自我並保持端正的中庸態度,學習如何不偏不倚地修這兩門「技術課程」。更何況金闕是座寶山,不須仗勢凌人地聲揚,自然會留給願意努力持續發掘的人。

關於 ccgusa1499

建議閱讀文章

情商、情傷

人是感情的動物,往往為了感情,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 Copyright 2010-2024, 金闕宮 版權所有,本網站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