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簡單做起來難,當人的自尊心覺得受到傷害的時候,內心覺得不舒服,那個時候就開始會失去做人該有的尺度,金闕祖師教導我們的修行就是在學做人的稜角,而不是在看誰的道法高強,或是誰在道場上是權力較勁的狠角色,或是誰的道齡久勝過別人,這種心態在修練絕對會受到影響,做人的課題時刻都會發生,不停的考驗我們的道德尺,涵養與應對的智慧,從許多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應對的缺失在哪,最重要的過程是謹記犯下的過錯不再犯,修者若在道上太隨性和隨便,做人的尺度相對的也會隨便,所以道場上的團體生活對應就是做人練道最好的地方,可惜很多人不感興趣也不願意面對人際關係的相處之道。人與人之間的做人處事實在有太多要學習了,而且不是一時一刻可學到的,做人的稜角要有經驗也要有過程,也要勇於面對做人的缺失,自己的修行才會進步,我指的做人不是光指有禮貌、玩客套,而其他的事都不知道如何對應得體,這種的做人處事就不算高明,只是在逃避或是不願意真誠面對,如果知道自己在這一塊處理的不好,那更需要練習,也只有謙卑受教讓自己的靈性與心神合一,團體的相處最容易看出做人的好壞,所以要時常換位思考才能與人相處融洽,做人才不會造下無謂的磨擦,如果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存同理心,能感恩別人的任何指導或是批評,並能理解別人的處境,每件事用不同的角度看事,那肯定有不同的反應與見解,修練學做人千萬不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應該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著想,將心比心,這才能讓自己的做人更圓滑更成功,每位修者都必須經歷做人處事的歷練,才能看到自己與別人處事的不同,若縱容自己為所欲為而不願接受別人指導,其人的修養一定非常隨性並且沒有責任感,與人相處也一定有某種問題的存在,也許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會縱容你做人不當的行為,但社會裡的有形的對應做人法與無形循環律絕對不會縱容任何不當的做人行為,因為因果也是在這無形間造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