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手在投球的時候,不是一開始就把球往前投出,而是把手向後拉,積蓄力量,再扭腰,擺動手臂,奮力一擲才能投出快速球。籃球選手在投籃的時候,也是先往下蹲,累積足夠空間,再往上一躍,到最高點,出手投籃。所以許多事情最終的結果,恰與一開始的動作恰恰相反。
人行於社會之中,事事都有眉角,凡事都要講求利益,往往都會碰一鼻子灰。像年輕人初入職場,目的為的就是賺錢,遇到大家要買飲料時,如果會做人的,就會主動去買,連帳都一起付了,這種還沒賺錢就急著花錢的人,看在無關緊要的人眼裡,不就是傻子一個,但是看在喝飲料的同事眼裡,是一個很上道的小夥子,未來有機會升遷,絕不會忘了提拔他。所以看似損失在前,不一定是真損失,得利在前,也不一定到最後還是得利的。
金闕祖師教人要燒化還債,聽在一般人的耳裡,一部分人覺得是騙錢的,理都不理,一部分人覺得自己就是快沒錢了,才找祖師幫忙,結果還要花大錢燒化,不就更沒錢了嗎?所以即使這燒化還債的立論是對的,這錢就是燒不下去了。只有狠下心來賭一把的人,把祖師話聽進耳裡,勉強湊出錢來燒化,這燒化下去,自己帳面上的錢馬上就減少了,說不心疼是騙人的,但時日一久,效果就逐漸顯現,錢就賺回來了,還有剩,來年可以繼續燒,繼續轉賺,形成善的循環。
凡事都要先捨,才會有得,與人相處,也是先退,然後才能進。修道也是一樣,要先損,才能得。先損那些東西呢?先損享樂的錢,拿來燒化還債。再損享樂的時間,用來充實自己。最後還要損一些個人的慾望,像是口腹之慾,懶散之欲,放縱之欲,這樣才能維繫身體健康。有了這損之後,看起來修道人的生活品質是往後退了,的確沒錯,以前一週吃一次大餐,現在一個月吃一次,以前半年出國一次,現在兩三年出國旅遊一次,以前睡到自然醒,現在日出就醒。但往後的日子,卻因為這些損而帶來進步,讓身體更健康,財富更自由,這就是先退後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