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北區師兄聊起了過去在新莊參拜祖師的事,乎然浮出一個念頭他拜了師也安了神一起参拜的師兄也看到了他老婆的改變,由默默在一旁到與我們熱絡談天,而這位濟公的徒弟卻由初相見的熱絡,到最後躲到裏面看自己的電視,敷衍的寒暄問候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轉變。
回想過去他的對話與相處,我發現他對安神拜師的觀念與我有所不同,也忘卻金闕最重要的法「化送」與改變,或許他是刻意的忘卻認為拜了師安了神師必保我一切,只要初一、十五準時接駕犒賞兵將,好好做好祖師聖壽與法會,一切水到渠成我應該會往好的方向走有好工作有好薪水, 然而三年過去了工作有一搭沒一搭,好像也沒什麼改變反而缺更大了 ,因為1年要花十萬塊在拜拜上(他說的)。
在等待接駕的過程,最常聽到的話题是他新工作的進展與同事的相處,乍聽之下好像如魚得水老闆也頗為欣賞,但過一陣子又聽到他又換工作了,再來就是他又規劃了某項事業,而我們吳師兄就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開始,就這樣主位異主換老婆上陣,而大嫂卻與我們侃侃而談,在工作上如何與老闆相處如何備料,言談中可以感受到她樂在工作中心境上的差異可謂天與地。
「化送」、「改變」在我觀念中一直是金闕的主軸,剛接觸經濟上的不允許在我觀念中,祖師會為你開一條路讓你賺到錢,但不表示你欠的債可以就此遺忘,有多少能力就還多少債,在我「補庫」、「化送」的感受中,化送是很重要的能立刻改善狀況,補庫當然很好大家都喜歡庫內有財,但種種不順阻礙還是化送比較有效,無形改變了有形也要配合行動才能事半功效,當然改變的範圍就很廣了,待人接物服裝儀容生活習惯,舉凡與人相關都可改善,乃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透露訊息。
安神、拜師就ok了嗎?在我看來非也,該還的還是要還,不會因你安了神拜了師,師就一肩扛起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存這觀念你不如不要安神把欠的債還一還,師在上還比較高興,畢竟你欠債願還而不是欠債怨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