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臣子,都說伴君如伴虎。皇帝高興了,賞賜不在話下,若是惹得皇帝不悅,氣量小的暴君,就直接命人砍了腦袋。所以在皇帝周邊的人,不論是大陳、太監、妃子,都要學會察言觀色的本領,搞清楚皇帝喜好,在皇帝還沒說話前,就說出皇帝的想講卻又不能講的話,在皇帝發怒前,就知道如何安撫皇帝的情緒。所以能在皇帝身邊活下的人,說是人精也不為過。
在現代的官場上,升官不僅僅看得是能力,,還要看會不會做人。掌握自己升官大權的人,就是自己要討號好的人。想要升官,就得知道這些人的喜好。有些人喜歡被奉承,就要找到這些人的優點,加以放大,才不會淪為拍馬屁的奸佞小人。若是遇到剛正不阿的人,就不用費這些心思,把自己的是做好就行。若是遇到要收錢的人,就要衡量一下,這錢給下去,會不會出問題。搞清楚上面人的想法,自己在官場才會走得順利。
修道人的修道成果如何,不是看自己的信徒有多少,或是募了多少錢,還是做了多少的善事,而是要看這成績是誰打的。修道的成果屬於無形的範疇,打成績的是無形的主宰,而不是某位高人。所以不是哪本經書,還是哪些高人說功德無量就是功德無量,這些人說的話,無形界不打包票。真正的無形主宰,能號令無形界,改變地球狀態,唯有金闕宮的玉皇祖師能做到,所以要讓自己的修道成績有高分,就要揣摩金闕眾祖師的意思。揣摩對了,自己的努力才有等值的成績,搞錯了方向,就是扣分了。
要搞清楚金闕祖師的意念為何,就要閱讀每天的文示。這些文示都寫明著修道要注意的事項,再清楚不過了。像是燒化還債,祖師說要量力而為,差不多就是扣掉正常花銷後,可支配金額的兩三成,不能一次梭哈,還要留些備用金。而解讀錯的人,就認為可以減少燒化,把燒化金額砍到一折,還沾沾自喜賺到了。更有人覺得,自己賺得錢太少,量力而為之後就是可以不用燒。如此錯誤解讀的人,所做之事就是離天道愈來愈遠,雖然身在祖師旁,心卻已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