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一首老歌,叫你儂我儂,描述一對男女在捏陶,互相捏出對方的形狀,再打破後,加水重新捏塑,這時就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了,表示兩個人密不可分。無獨有偶的,這捏陶的情節有出現在二三十年前的電影—第六感生死戀,只是捏陶的兩人陰陽兩隔,賺人熱淚。
人與人相處,就像是捏陶的過程,大家看了對方的平時表現,對事情的反應,對金錢使用的價值觀,就可以在心中捏塑出對方的樣貌,捏清對方的樣貌之後,就知道什麼話不能對對方說,什麼事不能做給對方看,如此才不得罪人。同樣的時間,對方也在捏塑自己的形象,也在做同樣的事,久而久之,兩人就成為默契良好的朋友、同事、或情人。但若是有一方不願意捏塑對方的形象,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兩者的泥塑就不能融合在一起,你是你,我還是我。
金闕祖師在雕塑門生的過程,也是像在捏陶一樣。祖師把修道的觀念灌輸給門生,門生領悟了之後,就知道要切實去執行,能撐過一紀之後,就長成祖師所要的樣子。這時見其人,如同見祖師一樣,典型的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若是人像一灘爛泥,一捏塑好,就撐不住外型,手一放,馬上就垮。面對這一類的人,祖師也懶得再捏,捏一次兩次不行,就知這材質不是可造之材,捏再多都是造無用之功,不如放手,另覓良才。
可造之材,才值得祖師雕塑,雕塑好了之後,才得祖師的眷顧,去路盡通。因為祖師雕塑出的人,走出去就是代表祖師,如果走的踉踉蹌蹌,豈不是打臉自己?所以祖師會讓可造之材,身強體壯,運勢亨通,這就是代表祖師的臉面。如同藝術家在展現自己的作品一樣,會好好保護,不會讓作品沾上泥沙灰塵而玷汙了作品。反之一堆邪神雕出來的門生,不是品行不佳,就是身體衰敗,如此的爛泥,不就是爛鬼的臉面嗎?說這麼明白,還分不清誰真誰假,如此走錯路,入錯門,就怪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的眼睛是裝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