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度心」這句話聽來簡單,實則難行。阿爸常說:「人的心,一秒前跟一秒後都有可能不同。」所以,守住自己的道心與初心是走修行路上最根本的功課。
在金闕祖師的指引下行道,最容易見到的,便是人心的變化多端。許多人一旦遇事不如預期,內心便開始動搖。而人性本就循著慾望而行,當期待無法實現,或者希望破滅、理想落空時,鬥志與熱情也會隨之消散。初心一旦偏移,便失去了積極的理由,這樣的情形,在拜神修行的路上時有所見。
若以實際面來說,「渡人」與「度心」最難的地方,不在於言語,而在於人性本質與利益糾葛。世間多數人尋求信仰的動機,常與現實利益有關,也因此會為了自身的需求,會說出貌似正義的理由。這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安定與出口。但問題在於,現在的人多急功近利,想要立刻看到結果,不願等待時間驗證真實。
在金闕宮最能顯現人性與修行矛盾的例子之一,就是「燒金化銀解冤親劫」。這是門需時日陪對、深入溝通與信念投入的修行方式。沒有長時間的體驗與感應,是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義與金闕祖師的慈悲。
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位善信因為身上遭邪符纏身,經過上星期的燒金化銀。她親身感受到祖師靈威,我們回美國後,今晨她忽然賴我說她在店裡常感頭昏眼花、坐立難安,彷彿有東西在干擾她。她並非不信祖師的功德,而是這次燒化後,才開始真正「感知」到祖師的威力。她開始思考這燒化的效應是否能庇佑到她全方位。
我讓她傳影音來查看店內狀況,才發現過去她曾找過許多老師處理店內氣場:有安符的、有擺掃把的,甚至還有特製木製鉛筆等奇怪物品——這正是祖師所言「大鬼打小鬼」,越弄越亂。六個月前祖師曾提醒過她,要注意員工之間的互動。現在回看影音,她的員工眼神怪異。她告訴我,這其中兩位員工家中都有神壇,一人親戚是乩身,另一人的丈夫亦是乩身。她回店後就開始懷疑她會不舒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但卻說不上原因,是店內這些人搞鬼?還是那些替他處理事情卻沒有搞定的老師們?還是燒化後所引發的種種不適感覺?她無法釐清,而這正是有形與無形交錯的影響。
祖師常提醒我們:除了處理無形的冤親業力,更要關照現實中可見的問題。有形與無形同步化解,才能真正解除長年困擾。能互信也要深入探討與實際行動並進,不只是轉運,更是化迷為悟的關鍵。
祖師也一再教導我們,作為神職人員,必須以誠信溝通,渡人度心。人性複雜,大部分人嘴上說想聽實話,內心卻只想接受讚美與討好。換句話說我們神職人員講實話也要有勇氣,也要選對時間與方式。若對方沒準備好接受真相,那麼說了也是徒增反感與誤解。
所以,渡人度心是一門修行的藝術。如祖師所說:「即便是真理,若說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方式,也會被視為謬論。」我們神職人員更不能抱持「我就是這樣的個性」硬碰硬,這個階段就該應該學會因時、因地、因人事調整話語與應對方式,才是修道智慧更深境界的展現。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如霧裡看花,撲朔迷離。若想真正渡人,就要觀察對方性格,掌握溝通節奏與語言的分寸。祖師常說:最高的溝通境界,是讓對方「心悅誠服」,而非勉強認同。
雖說金闕神職人員無法取悅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有人大度爽朗,有人小氣多疑;有人果決直率,有人陰險狡詐。祖師指引我們「因人施教」,依性格調整應對方式。有些人可直言無諱,有些人只能聽婉轉柔語,關鍵是我們的出發點是否問心無愧?渡人度心真的是一門藝術,但只要秉持真心、實話實說,不帶偏見與私欲,靈活應對、誠意以對,那便是真正的「渡人度心」。你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