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夜市的街道上,傳來一陣陣的香氣,有炸地瓜球、有滷味、有鹹酥雞、有大腸包小腸還有烤肉串等等,令人聞了食指大動。但是並不是每個人每樣都喜歡,而是聞著自己喜歡的香味,左轉右拐,很有耐心地到達目的地之後,買一個來嚐嚐。這就是最粗淺的耐人尋味,僅僅滿足口腹之慾而已。
而許多名人講的話,也真是耐人尋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像美國官員說,援助烏克蘭的武器不可以打莫斯科,莫斯科是俄羅斯首都,不打莫斯科,是不是等同於不打俄羅斯呢?這就是其中一派的解讀,而另一派的解讀是,除了莫斯科,俄羅斯的其他地方都可以打。所以同樣一句話,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這就耐人尋味,而誰的解讀才是正確的,結果出來就知道了了。只是先知先覺的人早布局,可以減少損失或從中獲益。
金闕祖師日日出文,言簡意賅,但也耐人尋味。同樣的燒化解冤親債,有人解讀成賺錢的工具,所以自己買自己燒,還能省下很多錢;有人誠心要還累世債,從心裡贊同燒化解債的作法,捨得在金闕宮燒化。這兩種燒化的方法,燒同樣的紙錢,成效卻是耐人尋味。自己亂燒的,錢到了無形界,被誰搶走了都不知道,就像用手推車推著一堆現金在街上走,風一吹,錢滿街飄,沒有監視器,撿到了就是誰的。而在金闕宮燒的錢,有兵將護送,使命必達。哪一種方法有效,光說無用,只有自己做了之後才會知道真假。
金闕宮的落文,值得大家仔細品味,不同程度、不同階段的人,看同樣的文章,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同樣是燒化,第一次燒的人,覺得是就是解燃眉之急,沒有太大的體會,第二次燒的人,覺得是讓自己好過一些,而能堅持一直燒下去的人,就是走在修道的路上。燒得愈久,自己的修道的層次就愈高,眼界自然也不同。如同坐透明電梯上樓,愈看愈廣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