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界之音

觀察,不是只用眼睛看,還可以用五官、皮膚的功能。除了看之外,還可以聽、聞、嘗、觸等。藉由這些感覺,可以感知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有所因應。像天冷了,要穿衣;天亮了,要起床;警報響了,要躲避。這就是外在變化,身體有所反應的現象。
觀察外在變化,不是只有本能的反應,還要去思考將來的作為。像是天氣熱了,隨手開冷氣,已經快成本能反應了,但開冷氣時,也要想想造成全球暖化加劇,進而思考可不可以忍耐一下,等溫度高些再開;或是用涼風扇就可以節省耗電。又如看到春天萬物欣向榮生長,別只是想著賞花,到處去花海打卡,也要反思自己一年之計在於春,有沒有做好一年的規劃,規劃好了有沒有去執行?所以大自然中蘊含了很多哲理,大家都觀察得到,但是智慧有別,感悟不同,反應也不同。
除了外在的感覺器官,察覺外在變化之外,修道人還有一種感覺,就是內心的感悟。這感悟的來源,也許是天災,讓人感悟到世事無常,要及時行道;也許是別人遭難,感悟到因果輪迴的可怕,想想要怎麼減少災劫傷害的程度;有時走過一處暗巷,覺得毛骨悚然,就覺得此處無形不平靜,就要敬而遠之;有時聽了祖師的一席話,頓時茅舍頓開,走向光明的道路。這種無形的感悟,雖然用的五官的感覺功能,但是如果能將感覺提升到感悟,就是修道境界的提升。
為了提升世人的感悟力,不被世俗的五光十色所迷惑,觀音祖師也藉著法相變化,來到世人的周圍。這法相,不侷限於神像,有時是凶神惡煞,手段兇殘,讓人望而生畏,原本想混黑道的人望而卻步;有時是官員,幫人渡過難關,提升人的良善心;有時是忘恩負義之人,讓人看得咬牙切齒的同時,也會反省自己身邊有沒有這種人,或是自己也是這類人;更多時的是化身成引道人,告知世人該如何修道,如何了卻因果。所以周邊的人都觀世音,就看道眼開不開,看不看得清了。

關於 ccgusa1499

建議閱讀文章

老鼠屎

住在低樓層的人,如果沒有做好防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rivacy Preference Center

Necessary

Advertising

Analytics

Other

© Copyright 2010-2024, 金闕宮 版權所有,本網站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