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京與馬涼看起來很像,文學造詣不高的人,很容易看走眼,把兩者混為一談。日後人們把對事情了解不夠清楚,就妄下定論,稱之為馮京當馬涼。如太陽花事件,有政治人物就把太陽花看成一根根香蕉一樣。
有些被告對於法院判決不起訴,就認定為自己是清白的,無罪的,這就是法律上的馮京當馬涼。不起訴的原因有很多種,一種是真的無罪,一種是微罪不起訴,還有就是告訴乃論罪,原告撤銷告訴就不起訴。像毀謗罪,如果達成和解賠錢了,就不必浪費司法資源去起訴。如果是批評哪家宮廟辦事不力,又提不出實證,法官會審酌被告的智力,傷害程度,犯後態度來做處理,所以通常被告只要裝可憐,裝無辜,像批評別人的這種事,法官也通常以不起訴處分,順便減輕自己的業務負擔。所以不起訴,並非是無罪,更不是沒有錯,要仔細看判決書才知道。
許多宗教的經典,經過多次翻譯之後,已經失去原意。不明究理的讀者,讀了之後,也會犯上馮京當馬涼的錯誤。例如很多人常常邊走邊唸甚麼咒語, 手中還拿計數器在計算唸了幾次,這是有因為些經典,說甚麼話唸幾次,就有多大的好處與無量的功德。這就是對無形界的誤解,又找不到人解釋,於是陷入馮京馬涼的窘境。所以很多人對無形界的認知,就是用字面上的意思來解讀,沒有深入了解其中的內涵,就像有人看到不起訴書,就很高興以為自己完全沒錯一樣。
要深入了解無形界,並須要有無形的老師來指引,光靠經典的解釋是不夠的,就像以前大家熟讀的書中自黃金屋一樣,有人以為讀書就有黃金,有人認為書中藏有黃金,卻不知真正的涵義是要活用書中的知識才能賺錢。所以不要在家閉門造車,多多向懂的人或無形師請益,這樣修道的里程數才會增加,不至於原地踏步或倒退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