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頒發聖旨的時候,第一句就是奉天承運,再來才是皇帝詔曰,這意思就是一個皇朝的興衰,看得就是上天的臉色,皇位坐得安不安穩,也是看天吃飯。所以下聖旨時,要把上天擺在第一位,畢竟自己的前途都掌握在上天手裡,不對天好一點,尊敬一點,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古代人天地無比的崇敬,是因為很多不可抗力的天災因素使然,現代人仗著科技的進步,已經有對抗天災的能力。像是地震,就蓋耐震建築,七級地震也搖不倒;又如旱災,提前儲水,儲糧,技術也已成熟;高溫低溫,有冷暖氣控制,也不成問題;水災可以提前預警,害不到人命,只是處理後續問題較麻煩;至於瘟疫,已經有短期間研發出特效藥的能力,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困擾。也就因為科技的進步,讓現代人對於古代人尊天崇地,祭天拜拜的觀念,嗤之以鼻,歸類為封建思想,不值一提。
但人類也別忘了,雖然在地球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這一切都是天公地母賜予的,就算人到了太空中,所需的食物也是地球生產的。更進一步說,即使人類的科技在發達,終究免不了一死,死後的世界就歸無形界所掌控,所有的科技產品都不能帶下去,試問到了地府,人還有囂張的本錢嗎?所以在科技時代活著舒服,也要花點時間,想想死後的世界還能這樣舒服嗎?為了刪除這種疑慮,讓人活得自在,許多黑心修道人就大言不慚的取天公地母而代之,把自家的主神誇成宇宙的主宰上帝,讓人隨隨便便拜一拜、洗一洗、點一點,就可以直奔天堂,跟上帝把酒言歡,好不愜意。
這就是無知,也是傻人的底氣。聰明人知道人定不能勝天,在天地之間,事事都要以天地為尊,敬奉天地,才能承天地給的運勢,在地上走得順暢。人不奉天,以自我為尊,地運也不給此類之人,讓人走在地上處處遇絆馬索,跌跌撞撞,弄得滿身傷。如果還不能覺悟,享受完了世間便利,到了東嶽殿就知慘了,可也沒後悔藥了。